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每日动态

脱贫致富记忆里的“拓荒牛”——见证闽宁巨变的光辉岁月系列报道之二

必威体育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inchuan.gov.cn 
来源:必威体育日报 2021-03-08 10:51 

字体颜色: [红] [黄] [蓝] [绿]    
保护视力色: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恢复默认

1997年7月15日,在一片戈壁滩上,闽宁村奠基仪式举行。自这之后,一批又一批移民踏上这片戈壁滩,用改天换地、愚公移山的气魄改写荒凉、写意幸福。他们是中国脱贫攻坚路上的“拓荒牛”,他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代代相传。

13硬汉出大山,戈壁滩上建家园

1997年8月2日,是福宁村村民谢兴昌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日子。

“我贷款买了辆旧三轮车,拉着帐篷、土豆、灶具,加上我一共13户14个人,走了10多个小时才到了闽宁村。我们13户是最早盖房子的一批人。”谢兴昌清楚地记得,筋疲力尽的13户人家夜里以天为庐地为席,就那样昏沉沉地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谢兴昌嘱咐媳妇韩翠花搭起帐篷,13个汉子就兵分两路去买盖房材料。下午四点多,男人们陆续把建材买来了。刚坐下歇口气,远处的天空已被肆虐的沙尘暴掩住。

谢兴昌眼看情形不对,立马把媳妇推进了帐篷,“把锅抱好,男人都在外面压帐篷。”几个壮汉眼疾手快赶过去,帐篷已被吹得没了踪影,被子也不知去向。

半小时后,沙尘暴过去,地上一片狼藉。只剩下媳妇怀里一口锅、脚下一床被。媳妇一脸委屈,冲着谢兴昌骂道:“老家好歹有几间土房子,为啥要到这儿受这罪?”

谢兴昌安慰:“刚来哪有一帆风顺的,四公里外玉米地、高粱地长得那么好,离黄河水又近。哪能被一阵沙尘暴就吓倒?”

就这样,13个硬汉扛起一家老小的移民搬迁希望,在一片戈壁滩上盖起了土坯房。

谢兴昌回忆说:“马文祥、马志祥、母养武、马如林、赵放东、撒福义……都是我们一起的。”

那个春节,一家七口蜗居在两间土房里过年。媳妇做了洋芋饭,小花卷。懂医术的谢兴昌进了一批药,剩下10元钱给孩子们买了点水果糖和核桃。“一个娃娃两个核桃四个糖,再没钱了。”谢兴昌望着衣衫破旧的孩子们,心里难过极了。

祖祖辈辈都憋在穷山沟里受苦,不能让娃娃们继续受苦。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移民在戈壁滩上盖上新房、改良土地、种上玉米,荒滩上一排排新绿迎风招展,改天换地的奇迹在这里上演。

1998年3月,闽宁村通了电。谢兴昌在村里开了便民诊所,还响应号召跟着福建专家种蘑菇。今天,谢兴昌家里仍然保留着最初移民时的老物件。他说:“家里还留着那时候的红木箱、犁、风箱、架子车、锯子、水缸,都舍不得扔,我留着要让娃娃们看看。”

移民后浪承父志,励精图治改命运

1998年,闽宁中学、闽宁小学建成,移民村的孩子在家门口上了学。

1999年,干滩之上打上了机井,村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菜。

2000年,村上有了卫生院,移民家的土坯房改成了砖木房。

2001年,闽宁村“升级”成了闽宁镇,谢兴昌安家的地方改名为福宁村。

……

父辈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建设家园的故事,在孩子们眼中,是父亲早出晚归、灰头土脸的佝偻脊梁,是母亲忙里忙外、缝缝补补的一双糙手。

从西吉县兴平乡马沟村移民到闽宁镇的张军回忆说:“那时候天不亮我妈就跟着我爸去地里运石头平地,我跟妹妹睡醒就自己找吃的。用架子车拉、用人力扛、用筛子筛,爸妈硬是在荒滩上种出了小麦、大米和玉米。”

从西吉县平峰镇金塘村移民到闽宁镇的翟小春回忆说:“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教室里唯一一张桌子就是老师的讲桌,我们都是坐在地上听课。后来学校有了福建捐赠的课桌椅,窗户装上了玻璃。我背的是妈妈用碎布拼补成的书包。”

从西吉县震湖乡移民到闽宁镇的高慧强回忆说:“刚移民到这儿举目无亲,这里荒得太吓人了,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但这里上学再也不用翻山几十里。走出大山,父亲已经给了我一整片天。”

父辈开荒拓土的苦难与血泪,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痕,也留下了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财富。敢拼敢闯肯吃苦的劲头,成了第二代移民身上共有的特征。

如今,张军把青春的激情奉献给了家乡,成了闽宁镇中心小学的副校长;翟小春靠着一股拼劲大学毕业,成了必威体育兴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高慧强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医学毕业,成为治病救人的名医。

谢兴昌说:“孩子们都大学毕业有了好工作。马文祥的孩子在吴忠成了小老板,马如林的儿子成了包工头,马志祥的孩子一个开餐厅一个包工……”66岁的谢兴昌如今儿孙满堂。一起移民来的弟兄们日子过好了,孩子们有出息了,谢兴昌打心底里高兴。

自力更生不忘本,艰苦奋斗代代传

如今,闽宁人走出了一条易地搬迁、东西协作、产业扶贫的康庄大道。今天的脱贫致富硕果,有目共睹。

“刚移民来时我14岁,家里啥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我爸说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学。寒暑假我就去工地打工,手上磨出厚厚的老茧、背上一道道血痕是家常便饭。”从闽宁镇走出来的马靖东清楚地记得,上大学报到那天他带着血泡的糙手让老师心疼,但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如今,在国内无人机制造业,马靖东已是行业翘楚,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年少时贫穷带来的苦难和伤痕。

马靖东介绍:“现在的闽宁镇今非昔比。虽然在西安开了公司,但我还是把孩子送回了闽宁镇。因为我们的根在那里。”

马靖东的父母仍然生活在闽宁镇。他们不允许孙子有一分一毫的浪费,也不允许孩子们出人头地就忘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家风。这就是一家人安身立命、脱贫致富的根,也是闽宁镇里薪火相传、久久不忘的精神火种。

谢兴昌时常把“天上无飞鸟,地里不长草,十里无人烟,风吹沙粒跑”挂在嘴边。小孙女谢思涵常在身边,一学会说话,重复最多的也是这句话。

孙子辈如今过上了好日子,谢思涵在作文中写到:“现在,闽宁镇发生了巨大变化……爷爷让我好好学习不忘本,将来学有所成,继续建设美丽家园!”

20多年过去了,当年开荒拓土的硬汉如今都已白发丛生。这些硬汉却依然最爱吃洋芋饭。问及原因,他们竟抛出了共同的答案:“吃着洋芋饭回忆着苦日子,更觉得现在的生活甜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