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必威体育生态环境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环境整治情况

索 引 号:11640100MB1727463F/2023-00121 发布日期:2023-05-15
发布机构: 必威体育生态环境局 责任部门: 必威体育生态环境局
名 称:2023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

2023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

为贯彻落实《2023年全区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确保完成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将2023年全市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协同减排、增加碳汇等措施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确保到2023年底,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2.97%。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管理能力不断深化,碳市场履约率持续提升,碳排放权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二、重点工作

(一)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制定《必威体育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2.控制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实施减量替代,完成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持续推进热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淘汰和燃煤小热电机组关停整合,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淘汰。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高水平推进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城市节能降碳工程,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强化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改造,推进园区循环发展。持续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必威体育“无废城市”建设。(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市政管理局等参与)

3.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深入推进“四大改造”,完成共享机床铸件生产线改造等技改项目30个,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加快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晶环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晶片切磨抛等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天通蓝宝石四期等32个项目投产达效,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光伏硅、半导体硅、工业蓝宝石等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新型储能、光伏电池、风机制造等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260亿元。新培育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2个,支持经开区、苏银产业园“绿电园区”试点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4.控制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鼓励发展节能低碳建筑,2023年,新建项目绿色建筑占比70%以上。因地制宜采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采暖用能需求。加快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积极推进必威体育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加强建筑用能管理,推进建筑用户侧能效提升改造、供热管网保温及智能调控改造。(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市政管理局牵头,市财政局、生态环境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参与)

5.控制交通运输领域温室气体排放。不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动公铁、公空多式联运发展,构建现代化绿色高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使用,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电动化、清洁化、高效化,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应用,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销售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2023年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0辆,建成公交充电桩500个以上。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老旧货运车辆,持续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深入开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严格执行传统燃料汽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落实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I/M)制度。加强油品市场监管,严格执行汽柴油质量标准。(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等参与)

6.控制农业农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建设“光伏+设施农业”等农光互补低碳农业。改进施肥施药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地膜减量增效。推进淘汰和更新老旧农业机械装备,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广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优先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能、浅层地热能等解决农业农村用能需求。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支持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2023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到88%。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氨源排放治理。(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7.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把降碳作为污染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来抓,强化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管控,建立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和制度,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参与)

8.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甲烷管控的要求,适时编制《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推进重点领域甲烷排放控制,有序推进稻田、畜禽养殖甲烷排放控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加强油气系统甲烷排放控制,提升利用效率和监测水平。开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垃圾填埋的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开展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加强氧化亚氮和含氟气体排放控制。规范废电冰箱、空调等含有制冷剂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强化含氟气体产品处置过程中相应气体排放控制和转化、回收、再生利用、销毁处置。(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参与)

9.深化低碳城市试点。持续深化低碳试点,切实发挥好低碳城市试点对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组织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评估。研究推动低碳社区、低碳园区试点,加快建立绿色低碳试点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生活方式,扩大低碳试点影响力。在重点领域探索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统计局等参与)

10.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固碳作用。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农田土壤碳汇功能。建立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稳定固碳的基础上提升碳汇能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提升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碳汇增量。开展生态系统碳汇调查与监测评估、计量、核算,加快评价林草碳汇发展潜力。推动生态系统增汇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市自然资源局牵头)

(二)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11.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启动编制必威体育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提升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评估、综合适应行动、效果评估能力,强化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要开发项目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努力提升各领域、各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防范能力。强化适应气候变化支撑保障,建立完善适应气候变化财政、金融、科技支撑保障机制和配套政策。(市生态环境局、气象局负责,市财政局、科技局、金融监管局等参与)

12.强化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气候韧性。持续优化水资源管理,加快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推动以增强中长期碳汇功能为目的的森林经营,加强湿地保护,科学修复退化湿地。强化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推动开展种植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示范和气候智慧型农业试点示范,发展气候特色农产品种植,保障农业与粮食安全。推动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重点关注脆弱人群健康适应能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础设施气候适应能力,推动重大工程韧性建设,鼓励开展惠及民生和支撑发展的适应气候变化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气候敏感产业及其他重点行业适应能力。(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分别负责,有关单位参与)

(三)强化碳市场建设运行管理

13.主动融入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做好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及时确定并公开2023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名录,及时组织重点排放单位完成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制订、月度信息化存证、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编制等工作。积极配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清缴和履约,切实提升配额清缴履约率。强化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建立完善监督执法常态化工作机制,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的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14.积极推动碳排放权改革。组织制定《必威体育2023年碳排放权改革实施方案》《必威体育重点行业碳排放管理实施管理》《必威体育2023年碳排放权改革工作任务清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完善必威体育重点行业碳排放管理细则,强化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监督管理。在严格落实自治区年用煤量10000吨标煤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核查工作要求基础上,率先在全区开展年用煤量5000吨以上10000吨以下标煤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核查核算工作,重点对必威体育赛马水泥、瀛海天琛等6家炼油、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碳排放量拓展核查核算,进一步全面掌握必威体育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市生态环境局牵头)

(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

15.研究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与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推动能源、工业、农业等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回收利用等技术研发;支持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绿色照明、清洁能源利用及新能源、储电技术等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方面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鼓励工业领域开展大规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国家低碳技术目录和成果转化清单;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低碳技术体系,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共性绿色低碳技术的系统集成和产业化,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成果转化。(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参与)

(五)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16.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点政策、重大技术等,及时向公众进行宣传解读与政策引导。鼓励社会组织开展低碳公益活动,投放低碳公益广告,促进低碳理念的传播普及,强化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气候变化教育实践,加强气候变化类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需求。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工作,引导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从业人员教育培训。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严格落实碳排放信息披露,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通过每年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公众参与关键节点和互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主题活动。积极参与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践行低碳生活等方面优秀集体和个人。(市生态环境局、教育局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参与)

(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17.积极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强化温室气体清单数据质量管理和清单质量评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水平。(市统计局、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负责,市直有关单位参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各个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高效统筹协调,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相有机衔接。部门之间积极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动、及时研究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相关重大问题。

(二)强化考核评价。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分解落实目标责任,明确责任清单。

(三)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经费保障。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绿色信贷制度,积极做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和配套服务,有序开展碳金融业务。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