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必威体育民政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养老服务>政策标准

索 引 号:11640100010085992G/2023-00057 发布日期:2023-05-05
发布机构: 必威体育民政局 责任部门: 必威体育民政局
名 称:必威体育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必威体育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220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必威体育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积极应对必威体育人口老龄化,加快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产业化、集群化、特色化的新型健康养老。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22〕24号)、《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宁健康养老包抓办2022〕3)、自治区和必威体育“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一)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百姓福祉,对“十四五”和更长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也提出“建设医养康养胜地”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更加关注‘一老一小群体,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二)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是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必威体育建成区面积扩至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286万,城镇化率达到80%,是必威体育沿黄城市群核心城市和发展引擎,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获批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但全市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亟待提升,产业集中度不高,与首府城市的地位严重不匹配,也成为制约必威体育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明显短板。

(三)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举措。2021年,必威体育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70亿元,工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产业快速成长,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但全市养老产业布局零乱分散、长远规划不足,特别是区域、城乡分布不平衡,高端健康养老设施供需不匹配,难以有效融入和支撑必威体育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是老龄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要求。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打造人民生活福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接近37万,占总人口12.8%,人均寿命逐年提高,广大老年人群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期盼优质康养服务的需求旺盛、愿望迫切。

二、实施背景和条件

(一)老龄人口状况。必威体育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常住人口285.91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6.5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5.2万,占8.81%。预计到2025年,必威体育常住老年人口为47万人,常住人口老龄化率为18.5%,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家庭承受等“银发问题”日益凸显,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逐步显现,服务需求和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容

(二)养老服务现状。必威体育现有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42家(暂停运营9家),养老床位10015张,城市社区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29处(包括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助餐点),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农村幸福院209处(包括农村互助院、老饭桌),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80%,较好满足了老人就餐、文化娱乐等服务需求。

(三)产业发展基础。健康养老的发展主要依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两者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全市健康养老服务历史欠账多,产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人才引进、土地供应、财税、投融资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支持政策,难以有效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导致全市养老领域集中在基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产业占比不高。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双循环”市场战略的实施,各项政策的逐步健全和资本的关注,养老服务和产品大幅增加,健康养老产业将进入黄金机遇期,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全面提升。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眼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树立“大健康、大养老、大服务、大产业”理念,以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落脚点,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协同,扩大产品供给,加强企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银发经济发展,催生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构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新格局,示范引领全区健康养老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部门合作和市县联动,发挥政府在基本老年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中的引导作用,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双轮驱动,激发企业和产业发展活力,引导各地实现差异化发展。

——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以健康为引导,以养老为核心,预防为主、医养结合,辐射带动养老产品供给和消费潜力激发,推进健康养老产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需求拉动,供给升级。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及养老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打造典型应用场景,丰富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供给,提升适老化水平,提高供给质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加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及养老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协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2025年,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初具规模,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健全,产业多业态实现融合发展,建成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著的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服务优质、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健康养老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左右,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以上,每千名常住老年人35张床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3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5%,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8岁。

2027年底,全市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和布局更加完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居西部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宜业宜居医养康养胜地。全市健康养老产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左右,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70%左右,每千名常住老年人36张床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32%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6%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岁,主要健康指标位居西部前列

、重点任务和分工

(一)优化健康养老产业布局

1.科学规划市域健康养老产业。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立足“十四五”、放眼2035年,紧扣必威体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依托“两屏、一河、九廊、多湖泽”的市域生态格局,加快编制市、县(市)两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打造“一核三地多点”的必威体育健康养老产业空间布局。必威体育中心城区依托丰富的健康医疗和生态环境资源,发展以现代医疗服务、健康养老社区、康复护理与健康体检、高端老年医疗、生物医药研发等为核心的高端现代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业,打造必威体育健康养老产业重点板块。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依托辖区休闲农业和健康养生资源,吸引知名金融、保险、地产等企业集团入驻,建设养老社区,推动休闲养老、医养康复、休闲养生、健康产品、民俗体验、乡村旅游、飞行体验、运动康养等健康养老产业板块集聚融合发展,打造必威体育都市圈健康养老产业重点板块。重点城镇和中心乡镇依托镇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就地就近提供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必威体育域健康养老产业链。牵头单位:市民政卫健委、发改委;责任单位:财政局、网信局、文旅局、住建局、体育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统筹布局健康养老产业项目抓好项目梯次储备,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采取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支持健康养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全市“一盘棋”联动招商,支持各地依托各自产业发展和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优势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基地集中布局,建设一批满足老年人教育、健身、保健、医疗、康复、护理、娱乐等多元需求的市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园区),打造以医养融合型、康养旅游型、多业融合型为重点的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推进养老与旅游、中医药、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使用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和自治区级彩票公益金,支持各县(市)区新建、升级、改造一批养老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支持农村福利性养老服务中心整合改造为区域养老中心,进一步增强公办养老机构兜底、普惠和示范作用。加强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的养老类项目储备和申报,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项目收益能够覆盖债券本息的公益性养老类项目建设。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兴办面向不同收入人群的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综合体、养小镇和康复护理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盘活已建成项目,提高现有机构养老床位入住率。牵头单位:市发改委、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商务局、财政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3.加快融入康养产业区域协作。认真落实《必威体育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养老设施的建设规模、布局、公益性和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比例等内容,引领推进必威体育沿黄城市群健康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养老产业外溢机遇带动必威体育养老服务和老龄产品的成本优势,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创新发展,将必威体育打造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异地养生避暑聚集地和“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的医养康养胜地,推动构建黄河流域城市间共建共享的养老公共服务设施,促进黄河“几”字弯城市间健康养老产业协作。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民政卫健委、财政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9073”总体格局和“充分、优质、均衡”核心理念,着力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供给、全需求对接、全链条服务的“幸福养老”综合服务体系,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1.提升机构养老服务品质。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完善民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床位建设补助、医养结合机构补助等项目补助政策,积极盘活现有养老机构空置床位,吸纳市场和社会力量投入机构运营,以机构服务精细化来解决各类资源错配问题、提高机构入住率。充分发挥政府保障基本养老服务托底作用,支持县(市)区至少建设改造1所具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能力养老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失智老年人照护专区,努力满足回应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力争每个符合条件的街道(乡镇)建设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快推进具备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为企业或开展公建民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规模化养老机构和龙头企业探索开展连锁化运营,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提高社区养老发展质量。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持续实施老年助餐点标准化提升改造项目和“六助+N”及喘息服务政府购买项目。推行“家院融合”模式,打造一批养老服务驿站,增强养老服务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能力,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提质增效。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量毗邻建设,实现医疗服务功能与养老功能充分融合,并嫁接智慧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打造具有必威体育特色的智慧型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在公租房房源充足的前提下,允许将空置公租房免费为老年人提供住房保障等养老服务。健全完善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管理机制,允许民政部门提前介入新建住宅区养老设施规划布点,推动分期开发的项目优先建设养老配套,多个配建面积较小的住宅区可整合集中配建指标。开展城市居住区配建补齐养老服务设施专项治理,重点清查整改规划未编制、“四同步”未落实、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达标、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未移交或未有效利用等问题,确保到2025年配建设施达标率达到100%,逐步形成街道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格局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财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卫健委、网信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3.创新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大力推动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和社会组织向居家老年人延伸,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进一步做实做强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物业和家政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推动和支持物业和家政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切实增加立足社区并面向居家老人的有效服务供给。探索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和照护能力,建立健全家庭养老床位的设置模式补贴内容和补贴标准体系,鼓励各县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引导养老机构、企业等建设、运营家庭养老床位,让居家高龄、失能(失智)、残疾老年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照护疗养、康复护理、陪诊转介等服务。设立职业培训补贴,鼓励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照护培训,2023年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试点,2025年家庭照护者培训在全全面铺开。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财政局、住建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4.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力度,支持通过改造和提升建设农村老年幸福院等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设施。鼓励乡镇敬老院社会化运营,逐步打造成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孤寡、失能、半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提供便捷可及的养老服务。提高农村特困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建立农村留守老人档案,健全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巡访和监护人评估制度。拓宽社会资本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渠道,可持续性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服务。到2027年农村幸福院实现覆盖行政村的80%。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5.培育壮大高质量养老市场主体。引导国有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大养老服务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强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方式,与民营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养老服务均衡发展。鼓励国有养老服务企业布局建设运营一批硬件标准、服务规范、价位适中的普惠型养老机构,发挥标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培训疗养机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将具有教育培训或疗养休养功能的闲置设施转型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加大健康养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养老服务,支持民营养老服务企业发展,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五社联动”机制,支持各地探索建立高低龄老人之间的养老互助合作制度,引导社会组织更好参与养老服务,满足多元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引导养老服务机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养老领域企业发展智慧养老模式,帮助对接“互联网+医疗”、康复辅助器具制造等资源,提供智慧化服务。到2027年,全市建设3个以上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加大优质康养项目谋划储备,吸引国家相关专项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健全健康养老标准体系,修订完善市县两级养老服务领域“规划、规则、规范”,助推品牌塑造。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发改委、财政住建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国资委,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三)深入推进医疗养老融合发展。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的政策衔接、资源共享和服务融合,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快速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着力增进老年人群民生福祉。

1.健全医疗健康为老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与康复、老年健身、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完善社区卫生和乡镇卫生服务体系,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口腔疾病的筛查干预、监测评估、健康指导,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依托各级三甲(乙)医院建设区域康复护理中心,健全市县两级老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推动医疗机构设立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7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到76%,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5%以上。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医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2.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和设施建设。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城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内部建设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新建“未来社区”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改造建设一批康复、护理机构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站)。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富余床位等资源举办医养结合型机构,推进乡镇、村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设施和残疾人照护机构统一规划毗邻建设。探索发展“医护康养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或增设养老机构。按规定简化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手续,鼓励大型或主要接收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闲置床位较多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为老年人便捷提供医疗救治、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增设安宁疗护床位,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或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养结合机构。到2027年,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医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3.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大力弘扬中医“治未病”理念,加强公立中医类机构治未病中心建设,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养老机构等合作共建,鼓励有条件的市县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转型发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中医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打造一批中医康复中心。发挥中医药在老年预防保健、综合施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方面的独特作用,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向农村、社区、家庭下沉,鼓励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积极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非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医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四)规范老年食品用品行业发展。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和健康必威体育战略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优环境,逐步构建完善老年用品产业体系,增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产业供给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扩大健康养生食品供给。以天然绿色、环保安全为方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塑造“宁字”健康养生葡萄酒、枸杞制品、优质粮油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积极打造全国重要的健康养生食药材生产基地。深化优质道地药材食用产品深加工项目合作,鼓励企业开发中药材延伸性产品,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提升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老年功能性特色健康养生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培育壮大一批健康食品龙头企业塑造必威体育健康养生食品品牌。(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科技网信局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2.加强适老用品生产供给。推广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康复辅具租赁,探索建立养老机构和服务场所购买使用老年人康复辅具补贴制度。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养老产业外溢机遇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开展适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引进知名养老企业布局建设可穿戴便携式监测、居家养老监护等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康复辅助器具类、中医数字化智能养老日用辅助产品等产品,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加强黄河“几”字湾城市间健康养老产业协作,坚持本地企业培育与区外大型养老企业集团引进并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建设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为一体的老年用品产业“园中园”,吸引优势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布局,开发适合老年人衣、食、住、行、医及文化娱乐等各类安全有效的健康辅具、文旅用品、服装服饰等老年用品用具和适老化产品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实现有序开发、集聚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商务发改委、科技、市场监管局、民政卫健委网信局残联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3.积极释放老年人消费潜力。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快推进老年人常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移动终端应用适老化改造,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加大涉老领域数字新基建投入,助力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享受智慧生活,推动老年人消费升级迭代。推动老年人商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线上线下融合、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创造便利消费环境。支持打造自治区老年用品和康养产品展示中心,建立集展示、体验、租赁、销售为一体的康养产品适配服务信息平台,鼓励各大电商平台、零售企业开展“孝老爱老”购物活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聚焦老年人在投资理财、健康养生、精神娱乐等消费“急难愁盼”问题,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完善老年人消费维权机制,让老年人放心消费,提高老年人消费的持续动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网信局、民政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五)推动健康养老多业态融合发展。积极融合人文、生态、运动等资源要素,丰富康养服务产业内涵,大力培育健康养老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功能齐全的养老产业链,叫响擦亮“塞上江南、康养必威体育”的形象品牌,进一步带动银发经济发展。

1.放大康养+旅游”倍增效应。坚持“康养+旅游”和“文旅+康养”双向发力,充分发掘“黄河文化、大漠星空、酒庄休闲、红色主题、长城遗址”等文化元素和独特资源,打造一批旅居康养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健康养老服务综合体,培育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核心区、黄河“几”字湾都市圈文化旅游消费中心城市。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旅居康养服务,鼓励支持培训疗养机构、酒店、民宿等升级改造、转型发展旅居康养床位,推动发展培育候鸟式、疗养式、休闲式、田园式、体验式、怀旧式等适合老年人的旅游新业态,开发建设老年重病患者康复理疗、亚健康人群正念减压、季节性治未病、休闲游憩、沙疗沙浴、温泉疗养等健康养生项目,打响健康旅游养生品牌。增加旅居康养服务供给。积极参与闽宁等跨区域异地养老战略合作,推动建设集信息咨询、服务订购和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来银旅居康养人群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场监管局、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2.激发“康养+文化”发展活力。坚持将公共文化服务与“康养+”相结合,以文化充实康养内涵,以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康养体验,力促进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整合全市丰富的院校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互联网+老年教育”,鼓励老年教育机构开展在线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或老年大学学习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塞上乐龄学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展老年教育力度,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网站、手机APP开发线上学习、互动交流等创新教育产品,更好满足老年人家门口享受快乐学习、便捷学习、终身学习的需求。加强老龄宣传教育作品创作与生产,鼓励创作发行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图书、报刊以及影视剧、戏剧、广播剧等文艺作品。拓展“悦书房”、城市书房、城市阅读岛等创新载体服务功能,带动建设一批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场定期举办有益老年身心健康的讲座、培训等活动“养生”与“养心”融为一体、互动共促(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文联、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科协、老干部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3.繁荣“康养+运动”产业。围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长廊、黄河滨河大道和必威体育城区湿地水系,创新老年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加快老年人健身基础设施扩容升级,实施一批“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体育公园、体育产业园区示范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展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运动服装及鞋帽制造、体育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户外运动器材制造等产业,推动体育制造业提质扩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健身休闲运动设施的建设运营,鼓励建设适合老年人的城乡社区智慧健身休闲运动中心(馆)、智能健身路径。建立老年健身休闲运动消费引导机制,鼓励县区发展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拓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提升老年健身休闲运动消费的群众参与性、普惠性。(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六)大力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

1.提升中药材开发产业化水平。支持县(市)区建立“定制药园”,构建“医疗机构+中药企业+种植企业(合作社)”产销机制,“定制药园”打造成为“中药材+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积极建设中医药产业示范市充分利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突破道地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支持以道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药膳、药妆、中成药、功能性日用品等系列产品二次加工产业化,加快形成集合生产、研发、治疗、养生、康复的完整中医药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种植订单模式,建设一批以网络交易为主体、网络销售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中药材种植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扩大区外销售的规模和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27年,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含枸杞面积),培育5个左右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药材品牌,把中药材特色产业打造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优势支柱产业。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网信局、商务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推进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化学原料药升级换代,扩大红霉素、四环素等传统优势原料药生产规模,发展特色原料药、高端原料药提高产品附加值,壮大医药产业规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首仿安全高效、使用方便、消费者容易接受的新型化学药物制剂,丰富必威体育化学制剂品种。引导现有医药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必威体育医药知名品牌,巩固现有重点出口产品市场占有率。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商务局、网信局、科技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3.壮大医疗器械制造产业。支持全市二甲及以上医疗机构按规定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医疗器械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促进必威体育医疗器械“产学研”结合和市场化发展。对在必威体育设立实验室开展生创新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企业,优先安排科研立项,补助一定比例科研经费。支持引导企业发展植介入医疗器械、康复治疗设备、中医理疗设备及康复辅助器具、电动轮椅等产业,加快发展医用生物材料及高端耗材产品、医用氧气加压舱、生物活性骨修复(固定)材料、心脏震波仪、可降解缝合线等产品。引入小型家用、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研发生产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家用医疗器械。传统中医医疗器械和四诊仪、经络检测仪、电针治疗仪等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现代中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网信局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七)建设现代化健康医疗管理产业围绕必威体育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区域分开、城乡分开、上下分开、急慢分开,强化政府主导、改革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重大疑难病症诊治水平,促进薄弱专科发展,确保人人享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1.着力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支持高水平区市医院优化空间布局和学科结构,参与自治区医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自治区级区域性医疗中心作用,助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扩容和延伸服务,提升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开展市县两级医院等级提升行动,推进县域卫生健康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发挥基本医疗和公共服务“双网底”作用。组建以县办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强化防治结合和上下联动,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能力,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打造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旗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化专科协同,推行门诊和住院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探索多专业一体化、全链条服务模式。探索开展实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支持三级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鼓励社会力量进入专科医疗、第三方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前沿医疗技术应用等领域,打造运动医学、医学美容与抗衰老等特色高水平医疗服务产业。到2027年,建成1所三级甲等市属综合医院,县(市)区创建1所三级乙等标准综合医院。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医保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大力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和前沿医疗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龙头企业,助推医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医疗健康产业规模。依托区市两级高水平医院,完善科研、医疗、生产综合协同发展政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高端健康产业。建设互联网医院,深化一体化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应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鼓励符合条件高水平民营医院跨区域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有序开展第三方医学检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免疫与基因治疗等前沿医疗服务。支持连锁化、集团化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稳妥有序推动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等服务发展。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发改委、网信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3.优化提升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成果应用,推进医院信息标准化,深化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实现诊疗时间、诊疗地域、诊疗内容全覆盖,构建线上线下、院内院外整合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急诊救治、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领域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深度融合。推广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医疗机器人等无人系统,提升医疗机构智慧医疗水平。对接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家庭信息互联互通,利用远程医疗、远程会诊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等,探索智慧就医、智能查房、移动医护、智能药房、5G远程医疗服务等应用。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和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共享联通。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形成服务资源良性循环的多元健康养老格局。依托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鼓励企业开发具有健康管理分析、远程医疗服务功能的应用软件及信息系统。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网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4.加快发展多样化健康管理。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发展“互联网+康复”,畅通综合医院-康复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机制,优化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促进康复医疗服务资源整合优化。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普惠性健康体检,培育发展个性化高端健康体检市场。加快完善预防保健产业,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构建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为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业,发展高端医疗、康复疗养、老年护理等产业。加强重大疾病筛查救治,实现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分析应用,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创新疫情防控社会动员体系,织密扎牢公共卫生防护网。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网信局、财政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八)全力营造老龄友好生活环境。在城市更新、完整社区绿色社区建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中广泛融入适老化元素,逐步形成为老、便老、亲老的老年友好型环境。

1.推进拓展适老设施改造。加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将无障碍设施建设、适老化设施改造内容优先纳入改造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发挥政府兜底保障作用,引导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对符合条件有意愿的失能、高龄、残疾困难老年人家庭愿改尽改,并逐步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舒适性、便利性。加快培育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引导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及安全需要的适老化设施产品。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老少同居社区、专业化养老社区等更多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商业住宅产品,加快老年友好型居住环境建设。(牵头单位: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残联,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2.积极发展养老家政服务。深入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实施家政标准化试点、信用体系建设及家政进社区等重点项目。面向市场需求,加大养老护理等紧缺人才的技能培训力度,对接职业标准,开发家政培训新项目、新课程、新内容。支持家政企业依托“互联网+家政”推动家政服务业与养老、物业、康养等业态融合,促进智慧家政、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发改委、网信局、妇联,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九)强化健康养老产业全要素支撑

1.健全完善多层次保险。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全面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稳妥推进必威体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做好与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衔接。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匹配老年人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商业护理保险产品和健康保险产品,加快研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扩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购买综合责任保险和老年人投保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范围。(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财政卫健委、医保局金融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2.积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合格投资者按市场化方式发起设立各类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健康养老产业。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股权、债权、基金、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为养老服务企业及项目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探索基础设施REITs(即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加强开展政银企合作,鼓励金融机构通过放宽信贷条件、给予利率优惠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健康养老产业有效信贷投入创新符合健康养老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政府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健康养老产业及相关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健康养老产业融资成本,吸引各路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助力全市健康养老产业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市;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发改委、国资委、财政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3.全力保障用地需求。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联动协调,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留足规划项目用地,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健康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盘活本集体建设用地存量,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依法使用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探索租赁等方式供地,采取协商收回、鼓励流转、协议置换、收购储备等方式推进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改造利用现有闲置厂房、社区用房、城市经济型酒店等转型成养老服务设施的,报民政、卫生健康、自然资源等部门备案,五年内可暂不办理土地和房产功能变更手续;满五年后继续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可由产权人按有关规定办理使用功能变更手续。强化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用地保障,改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用途用于住宅、商业等房地产开发的,依法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严格审查新建住宅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对不符合规划条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和配建要求的,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予通过规划核实。将养老服务机构用地情况纳入土地市场信用体系,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要依法、依规、依约予以惩戒。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民政局、住建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探索实行健康养老产业招商“链长制”,绘制产业地图,编制产业项目,探索“会展+产业+投资促进”新模式,大力开展平台招商、中介招商、以会招商、精准招商,推动引资引技引才有机融合。探索建立优秀企业家智囊团模式,为健康养老产业链导入、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积极承办举办大健康产业论坛、养老服务博览会暨高峰论坛,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企业参展参会,积极搭建起健康养老产业交流合作、招商引资平台。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外事办、发改委、民政局、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十)加强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全面建立健康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教育制度重点支持必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属职业院校,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自治区属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利用现有资源,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康复、膳食营养等健康养老相关专业和课程依托职业院校、市属医院和知名养老机构建设一批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持续开展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养老护理员、营养配餐师、老年医学、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才培训。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探索对开设有养老服务专业并推荐毕业生就业的院校、养老护理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购置和参加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人员给予补贴。到2025年,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培训率达到90%以上牵头单位:市民政局、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财政局、卫健委,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2.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提升机制合理确定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工资指导价,加大职业培训,打通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发展上升渠道。定期组织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竞赛等评比活动,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完善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对在养老机构就业的医生、护士、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具有职业或职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职业评定和晋升政策。到2027年,基本建立起养老服务人员待遇保障制度,形成相对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健委、财政局、人社各县〔市〕区政府落实

3.加快完善健康养老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校和知名养老机构合作,引进和培养一批掌握健康养老服务领域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专业人才,逐步完善包括专业化服务人员、志愿者队伍等在内的健康养老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和养老服务人才统一评价机制,建立全市健康养老服务人才资源库,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及时补充储备老年医学、护理、康复、全科等相关专业人员,培育打造一批由高端管理人才领衔,成熟、稳定、高效的健康养老创新创业团队。鼓励积极挖掘退休医务人员和二、三级医院医师等医务人员,充实家庭医生队伍。支持医务人员特别是退休返聘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服务。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志愿服务。2027,全市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库入库人员达到500名,培育引进高端管理人才50名左右。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具体落实)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各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发展养老产业摆上突出位置。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直接抓,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相关责任部门要靠前抓,形成整体合力。健全必威体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市政协副主席任副总召集人,市发改委、民政局、卫生健康、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人才工作局、医疗保障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协调机制负责统筹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协调机制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研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年度工作任务、目标时间节点和具体推进措施。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推进机制,编制实施方案,细化工作内容,狠抓工作落实,加快推进本地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二)健全推进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鼓励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研究细化符合市县实际的政策措施,形成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基础,市场准入、人才培养、土地供应、财税、投融资等为配套的“1+X”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引导医院、机构、社区和相关企业参与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养老资源保障开展基本医疗健康和基本养老服务统计监测工作,定期发布基本医疗健康和基本养老服务统计数据,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严格落实每季一报告每半年一会商每年一考核“三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任务扎实推进。

加强舆论宣传加强人口老龄化国情区情市情县情教育和孝亲敬老文化建设,积极宣传守望相助、邻里和睦、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等社会风尚,营造浓厚工作氛围。依托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宣传健康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曝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行为。加强健康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先进事迹与奉献精神宣传,使其劳动创造和社会价值在全社会得到尊重。持续提升媒体舆情研判、引导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强化考核督导各县市区将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和工作督查范围。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要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闭环化、督导全程化“五化”工作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落实举措,确保全市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奖惩机制,对工作推动成效明显的,在资金补助、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对工作推动不力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约谈问责。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