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长者版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其他部门信息公开>必威体育委办公室>市委(办)文件

索 引 号:640100-000/2020-00031 效力状态:有效
发布机构:必威体育委办公室 成文日期:2020-04-30
责任部门:市委网信办 发布日期:2020-04-30
名 称:中共必威体育委办公室 必威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必威体育政府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必威体育生活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必威体育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中共必威体育委办公室 必威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必威体育政府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必威体育生活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必威体育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

《必威体育政府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必威体育生活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必威体育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实施细则(试行)》已经市委和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 ? ? ? ? ? ? ? ? ? ? ? ? ?中共必威体育委办公室??????必威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年4月22日????

? ? ? ? ? ? ? ? ? ? ? ? ? ?必威体育政府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八次、九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一高三化”和“数字政府”目标需求,在智慧必威体育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化服务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效率变革,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推进政府信息化,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变革,推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放管服”改革为引领,以数据开放共享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支撑网上办事、网上办公、网上会议、在线监管、在线信用等,健全我市城市运营管理指挥所需的信息化平台体系,切实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全力打造“数字政府”,实现政府信息化推动效率变革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建设原则

(一)需求先导,应用为主。围绕市民生活、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水平,支撑政府效率变革和公共服务方式优化。通过丰富服务应用场景,为市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集约建设,互联互通。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通过信息化系统集中统一建设,实行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整合,新建(改建、扩建)中所需基础环境资源及支撑软件按照云服务模式弹性提供,主体部分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杜绝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实现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法规,规范建设标准,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踊跃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良好氛围。

(四)信息安全,创新驱动。重点围绕信息安全管理,统筹协调全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注重信息安全与创新驱动平衡发展,促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发展。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发展理念、技术和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金融、教育、医疗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智慧应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推进全市信息化集约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以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为实施路径,实现信息孤岛全打通、数据资源全共享、网上办事全覆盖,政府治理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与民生服务、经济运行与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到2020年底,力争全市各部门、重点领域、行业基本实现信息化全覆盖,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提高政府日常办公效率和城市管理、便民服务水平,提升政府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能力。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无纸化办公、远程会议全面推行、深度应用。

——到2022年,科学集约的“城市大脑”全面建成,全量汇聚的数据中枢运行高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深化,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科学决策、社会治理、应急管理、政府效能显著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优化,网络安全坚韧可靠,制度供给更加有效;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为辐射都市圈城市的重要引领。

四、重点任务

(一)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效率变革。

1.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落实国家、自治区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高标准推进必威体育与自治区平台身份认证、证照服务、事项服务、政务服务投诉建议、好差评、用户服务、搜索服务“七个统一服务体系”对接和建设任务,推动政务服务“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完善必威体育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必威体育)功能,上联自治区相关厅局的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市、县(市)区、街道乡(镇)全服务事项的流程一体化、材料一体化、规则一体化和环境规范化。继续完善和扩大“多网合一、多表合一、多窗合一、多评合一、多验合一、多审合一、多部门联动、多证联办、多证合一”应用范围,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牵头部门: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责任部门:市网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2.实施政务服务智慧化提升工程,打造“掌上办事之城”。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契机,制定《必威体育“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码通办、全城通办”全力打造“掌上办事之城”的实施方案》,整合线上线下服务,推进智慧政务项目的功能完善和提档升级。升级智慧政务的PC端、手机端,确保线上线下办理融合发展一体化推进,优化“i必威体育”智慧政务手机客户服务端服务事项、界面、场景、流程等,与“我的必威体育”“必威体育发布”客户端互联互通,实现操作简便、简洁明了、好操作、易操作、点一点、事即办,增强群众“掌上办、网上办”的吸引力和体验感,实现1277项审批服务事项(其中市民大厅987项)95%以上事项网上可办,80%以上事项全程“掌上办”,部分高频事项“一证通办、一码通办”。

牵头部门: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责任部门:市新闻传媒集团,市网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3.实施政务服务便捷化提升工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按照“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群众办事不出社区”的目标,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窗口、代办点等配备一定数量的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终端;鼓励各级审批和政务服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在银行网点等场所配备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服务设施;加强街道(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服务站点建设,分批(次)在县(市)区、园区、社区选择终端设置点位,做好外立面建设、网络布线、外围监控等硬件施工工作。通过推进服务资源下沉,推动基于互联网、自助终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延伸,让政务服务覆盖基层群众身边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底,实现1277项审批服务事项就近办率达到70%以上。

牵头部门: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责任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4.实施政府监管智能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自治区“互联网+监管”系统推广使用,进一步梳理细化监管事项清单,建立监管事项数据库,汇聚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国资管理、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行业数据,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监管数据可共享,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实现市场监管数字化转型。2020年底前,建成智慧市场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8大业务体系26个系统全覆盖,实现行业监管事项清单梳理完成率、监管信息归集率、投诉举报处理率、系统监管响应率均达100%。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功能,逐步覆盖全市各部门。

牵头部门: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部门:市新闻传媒集团,市网信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交通局、国资委、消防救援支队、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各县(市)区政府

5.实施应急管理数字化提升工程,推动“应急一张图”建设。快速推进必威体育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汇聚公安、消防、卫健、住建、市政、气象、水、电、气、暖等数据,通过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危险征兆,及时进行科学研判,及时、采取预警响应等措施,形成集应急预案、应急力量和各类应急资源要素等为一体的应急一张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完善本行业、本领域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灾害评估、事故处置、疫情防控等。建设公共卫生疫情管理系统,实现社区出入登记、交通卡口登记、志愿活动、物资储备管理等电子化,加强重大疾病、重要疫情数据采集、联防联控、快速处置、精准防治等能力,实现日常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监测监控预警与灾情发布,以及非常态下的应急指挥调度,切实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提升应急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牵头部门:市应急管理局、网信局、卫健委、地震局、消防救援支队、工信局、教育局、住建局、气象局、农业农村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责任部门: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6.实施行政办公速效双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无纸化办公无纸开会。进一步加强和推进电子政务、即时通讯和信息公开系统等通用业务系统建设及会议室智能化改造,实现协调联动,提升运转效率。推进人脸识别在行政办公区域的应用,提高身份认证效率和准确率,加强安全管理。加快全市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部署应用,实现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远程联动,降低会议成本。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推动自治区统一协同办公系统部署,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速度,力争2020年上半年市级层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推进必威体育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与自治区统一协同办公系统对接,确保协同系统应用区、市一致。优化完善移动办公平台,扩展办公、会议、视频、即时通信等业务功能,打造便捷、易用的政务移动统一入口,并持续扩大移动办公覆盖范围,提升办公效率。

牵头部门: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网信办、市网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责任部门: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7.实施部门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加强“零系统”部门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打造文明城市创建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互联网+教育”、工业自动化运行监测、智慧旅游、智慧农业、农产品追溯体系、审计数据分析、文物保护等系统平台,提升各领域信息采集、信息服务、运行监测、全程监管、分析决策等能力。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完善提升,升级智慧国土、智慧消防、公积金智能化应用等系统功能,保障日常工作和民生服务效率提升。对标先进地区政府信息化应用情况,推进智慧水务、智慧应急、智慧园林、智慧气象等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监测预警等智能化,提升城市安全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加油站远程监管智能化,防止偷税、漏税。加强各部门分散、独立的内部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推进智慧市政监管调度平台建设,整合路灯、环卫、垃圾分类、城市供水、污水排放、城市防汛、供热、燃气等业务信息系统,形成统一智慧市政管理平台。

牵头部门:市文明办、教育局、工信局、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审计局、贺兰山岩画管理处、自然资源局、消防救援支队、公积金中心、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园林局、气象局、地震局、税务局、市政管理局

责任部门:市委网信办,市网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实施信用体系完善化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失信联合惩戒。开展必威体育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建设,依托必威体育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必威体育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相关系统,不断完善法人、非法人和自然人信用数据库,加强公共信用信息、12345投诉举报信息、公用事业单位和第三方信息用信息归集整合。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信用地图、信用预警、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等系统功能,加强“互联网+信用+行业”支撑子系统和联合奖惩子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有效开展大数据监测分析和预警,支撑信用惠民便企和新型信用监管应用,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牵头部门:市发改委、网信局

责任部门:市委网信办,市市政管理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各县(市)区政府

(二)坚持统建共享,夯实数字政府建设基础。

9.完善宽带网络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城市千兆和农村300兆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偏远地区网络覆盖。2020年底,市区和县城城区基本实现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农村地区基本实现300M光纤网络全覆盖。

牵头部门:市网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责任部门: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10.加强5G通信网络建设。修编《必威体育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科学规划5G基站部署,简化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加强电力供给,加大推进对新建通信基础设施直供电力度和对符合条件的通信基站转供电改直供电力度,推进灯杆等公共设施共享开放,规范基站建设乱收费行业乱象,依法打击盗窃、破坏通信基础设施的违法行为,以首府速度加快5G基站建设,2020年力争达到3000个,实现市区、县城城区和郊区5G网络连续覆盖,为都市圈其他地市5G应用提供测试支撑。

牵头部门:市网信局、审批服务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市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国网必威体育供电公司

责任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中国铁塔必威体育分公司、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11.加快推进IPv6部署和应用。加大IPv6规模部署力度,加快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加快接入网、城域网IPv6升级改造。推动互联网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向IPv6平滑演进和过渡,实现IPv4与IPv6主流业务互通。推进政府机关网站、新闻及广播电视媒体网站、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和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IPv6改造,鼓励全市主流互联网门户、视频、电商等网站及应用的IPv6升级改造,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网络改造,开展大型数据中心改造升级,实现IPv6在网络各环节初步应用。

牵头部门:市网信局

责任部门:市新闻传媒集团,市教育局、卫健委,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12.优化无线网络覆盖。进一步完善行政办公区、重点公共场所免费WiFi覆盖,争取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行政中心、市民大厅、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重点场所WiFi高质量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牵头部门:市网信局、审批服务管理局、文旅广电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责任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13.加快推进统一云平台建设。推进中国电科西部云基地建设,加快合资公司的成立及运营,搭建全市统一政务云平台,具备支撑都市圈城市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积极拓展都市圈IDC业务,打造“必威体育存储、本地应用”的都市圈业务协同一体化格局。集中统筹必威体育政务信息系统云平台部署,节约机房建设和维护费用,新建项目无特殊要求的,全部无条件集中到云平台部署,针对目前已有的自建机房排计划、分步骤逐步向云平台迁移。

牵头部门:市网信局、国资委

责任部门:电科云科技有限公司、中兴(必威体育)智慧产业公司

14.构建汇聚融合的数据资源体系。建立健全和规范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完善必威体育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升级信息资源库,解决与国家、自治区平台的级联问题,并将共享平台向县(市)区延伸。加强政务大数据汇聚管理,制定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标准和计划,各级政务部门通过统一的数据加工、数据交换、数据共享开放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政务数据归集、清洗,扩大园区、企业数据接入,2020年数据量达到2亿条,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向社会开放数据,支撑“互联网+监管”和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设。

牵头部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责任部门: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15.加快推进全市“视频一张网”建设。加快实施“雪亮工程”,全力打造“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视频资源融合及共享平台,进一步整合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应急、教育、环保、消防、卫生、公交等部门及社会监控点视频资源,统一接入标准,建设覆盖全市的“视频一张网”,建立资源使用调度管理办法,实现全市范围内视频资源横连纵通、联网共享、统一调度、智能应用等,避免重复施工,提高视频监控及人脸识别覆盖率。到2020年底,完成商圈、车站(机场)、学校、医院、广场等人流量密集及重点区域视频监控覆盖,通过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流动人员管理,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对社会治安的掌控力,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牵头部门:市公安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责任部门:市委政法委,市网信局、市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16.持续深化“城市大脑”建设。围绕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生态治理、“互联网+监管”等领域,继续完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集成管理平台,突出实用性、应用性,深化主题场景,加强城市一体化运行监控和联动指挥建设,促进社会治理高效化、精准化。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城市管理和治理中的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打造“城市大脑”领导驾驶舱,通过PC、手机端时时掌握城市运行体征。以“应纳尽纳、应上尽上”原则,加大数据整合汇聚力度,继续推进部门系统打通和数据共享整合,全方位汇聚融合政务及社会数据,2020年6月前实现上下贯通的目标。

牵头部门:市委网信办,市网信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责任部门: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必威体育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政务信息化的统筹协调、进度考核等工作。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建设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工作举措,认真安排部署,抓好贯彻落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结合地区实际,认真谋划并开展本地区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工程,着力在数据共享、智慧应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全市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建设资金统筹。根据《关于加强统筹和规范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银党办〔2019〕150号)文件要求,按照“需求先导,应用为主”等建设原则,统筹全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优先建设争取到国家、自治区资金及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相关资金及政策支持,并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减轻市财政压力。

(三)建立决策咨询和评估机制。组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可行性及技术审核专家库(由各部门主要业务骨干、区内网络、信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专家,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业务专家,国内知名IT企业技术顾问,高校专业领域学者等组成),对政府信息化项目申报需求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审核把关,开展决策咨询、工作指导、标准研制和评估评价等工作,确保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规划及必威体育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四)强化人才保障。建立“数字必威体育”建设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互联网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大数据领域专业培训,提高干部职工对新技术认识和应用能力。招聘专业化员额队伍,集聚、打造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为必威体育数字政府及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五)强化监督考核。将“政府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各委办局的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加强督办问责,建立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总结、半年一观摩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我市政府信息化水平。


? ? ? ? ? 必威体育生活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部署,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八次、九次全会决策部署,紧扣“一高三化”目标需求,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促进民生服务智能化、智慧化,大力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带动产业升级,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坚持以生活智能化推动消费变革,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总体思路,深化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丰富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生活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升级和扩大信息消费,带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城市生活数字化进程,实现智能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二、建设原则

(一)需求拉动、以人为本。坚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改善市民生活,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通过生活智能化改造、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支撑民生服务方式优化和消费领域业态创新,丰富服务应用场景,为市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民生服务,提升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强化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逐步开放城市数据资源。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各方协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信息消费生态体系。

(三)融合创新、服务经济。推动服务业态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民生服务业融合创新,催生民生服务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与产业“双升级”。

(四)安全可靠、规范发展。加强对民生服务领域的数据监管,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数据安全责任意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数据安全策略,注重数据安全与创新驱动平衡发展,促进智慧应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高品质民生服务体系,打造一个以优良信息消费环境为保障,以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载体,通过十一个领域智能化建设、两项重点支撑举措,提升全市生活智能化水平,加强应急状态下民生保障能力,促进信息消费的“11X2”民生服务新格局。

一个优良信息消费环境:到2020年底,全面提升城市、村镇光纤接入能力,实现重点公共服务场所的免费WiFi(无线热点)高质量全覆盖,实现移动支付在各类生活缴费服务场景的全覆盖。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以“i必威体育”APP作为聚合载体,汇聚整合全市各部门、行业数据,统一各领域的公共服务应用,构建全方位、一站式民生服务体系,提升网上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水平,全面保障应急状态下民生需求。十一项智能化提升任务:发挥市场化机制,通过提升消费、社区、旅游、交通、教育、医疗健康、就业、公共文化、创城、工会、都市圈等十一个领域智能化水平,积极融入黄河“几字湾”都市圈建设,实现区域资源汇聚和产业融合提升,行业大数据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实现一批规模化、商业化民生服务应用,成为拉动消费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两项重点支撑举措:通过提升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两大举措,保障产业良性发展,聚合产业优质资源,提高信息消费供给水平,不断扩大信息消费规模。

四、重点任务

(一)优化信息消费环境。

1.加快网络覆盖优化升级。

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底前,实现城区千兆光纤全覆盖,村镇光纤接入能力达到300兆。进一步完善免费WiFi覆盖。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WiFi和物联网建设,争取2020年底前实现医院、旅游景区(点)、酒店、商场、车站、公园、广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免费WiFi高质量全覆盖。

牵头单位:市网信局、卫健委、文旅广电局、商务局、园林管理局,市公交公司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大力推广移动支付。

拓展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加强与各移动支付平台深入合作,不断扩大各项生活缴费的移动支付覆盖范围,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范围内水、电、气、暖等缴费服务窗口聚合支付全覆盖;在商场、旅游景区(点)、酒店、餐厅等重点消费场所推广应用人脸识别收银设备,通过与微信等支付平台对接打通,实现无需出示会员卡自动积分功能,持续提升“消费在必威体育”品牌效应。

牵头单位:市市政管理局、文旅广电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必威体育中铁水务公司、国网必威体育供电公司、必威体育哈纳斯天然气公司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二)提升民生服务智能化水平。

1.不断优化“i必威体育”APP。

深化“i必威体育”APP生活服务场景。归集个人信用信息,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机制,依托信用体系提供社会化服务预约、公共资源租借等功能;持续整合水、电、气、暖等线上缴费功能,开通统一认证缴费入口;推动文体便捷服务,将全市各主要运动场馆、公园信息接入“i必威体育”APP,实现一键查询、快速预定、便捷导航等功能;丰富气象服务内容,为农户、景区提供“点对点”直通式服务,为农户保险理赔提供气象依据;对接“12345”便民服务平台系统,结合社区网格化信息采集,实现家政、开锁、搬家等社会化服务网上预约、支付、评价等功能,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场景的生活便民服务。扩展政务服务版块功能。进一步整合部门、行业数据资源,集成电子身份证、电子医保卡、电子驾照等证件,强化统一身份认证功能;实现现行救助政策申领条件、程序及救助标准等信息的实时查询功能,提高救助政策知晓率与可及性,推进阳光救助;实现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明细信息查询、退休职工提取公积金、公积金业务预约办理功能;扩大审批服务事项线上办理范围及缴费方式,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深度对接“我的必威体育”APP,实现底层数据共享、功能互补,通过打造集政务、公共、社会、民生、商业等服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门户,构建城市服务生态体系,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标。到2020底,“i必威体育”APP服务用户达到50万人。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网信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政管理局、体育局、气象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公安局、医疗保障局、交通局、民政局、公积金中心、审批服务管理局,必威体育中铁水务公司、国网必威体育供电公司、必威体育哈纳斯天然气公司、必威体育热力公司

推动消费智能化升级变革。

推进实体商业升级变革。鼓励实体行业如餐饮、零售、娱乐场所等转变经营方式,大力推广“线上消费+实体体验”、“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线上社交+实体消费”等消费新模式。鼓励传统商场、超市、便利店、药店等开通网上销售平台,加大线上销售力度,建立线下配送服务标准体系,发挥线上线下的结合优势,提高商品网订配送比例。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建覆盖全市乡村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引导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企业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仓储物流、代运营等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生鲜流动直通车”等项目,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标准化、品牌化和电商化,以电子商务助力脱贫富农。创新电子商务服务领域。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在线采购、销售、服务平台,推动建设一批第三方工业电商服务平台;培育基于社交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及新技术驱动的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及保险等领域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完善新型平台生态体系。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工信局、卫健委、金融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发改委、科技局

着力打造智能社区生态圈。

提高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通过市场化机制,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社区基础设施提升中,老旧小区逐步实现门禁车牌识别智能化,新建小区打造业主手机APP进小区、访客动态密码开门等功能;逐步配套24小时无人售货柜、智能取药柜、智能快件箱等便民服务设备;在小区入口、楼道、电梯等场景安装人脸识别、安全智能报警系统等;对现有小区监控设备进行整合,为广大车主提供车辆安全停放保障。2020年底前,全市打造100个智慧社区,各县(市)区要重点打造1—2个示范社区,全面提升居民智能化生活体验感。提升社区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2020年底前,依托“i必威体育”APP,对接公安、不动产、医保等部门数据,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采用线上信息填报、信息自动填充、信息核查比对等手段,提升社区基层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并将住户填报情况与智慧门禁、智慧快递柜等社区服务相关联,提升居民数据填报积极性;引入社会化智能管家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维修、家政、配送、缴费、养老等综合服务,实现网上预约、远程定位、在线沟通、商家抢单等功能。通过社区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提高居民生活便利程度,直接降低生活成本。

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住建局、卫健委、邮政管理局、网信局、商务局、民政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加快旅游智能化升级。

加速智慧景区建设助推游客体验升级。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休闲旅游领域融合应用,全市3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旅游购物店完成免费WiFi系统、智慧票务系统、智慧营销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信息咨讯系统建设,与OTA(在线旅游)电商企业平台全方位合作。2020年完成50%以上重点景区、星级饭店智慧运营和信息化建设任务,2021年实现100%全覆盖。打造全域旅游综合平台满足游客全方位需求。开发上线必威体育文化旅游云平台(APP),建成集产品推广、服务预定、网上结算、实时查询、导游导览、流量监控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逐步完善智能终端应用、景区地理信息导识、智能气象服务、旅游团队服务、网络宣传创新、运行监测管理等服务系统建设。以平台为突破口,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切实把文化旅游全业态纳入平台,打造多条精品智慧旅游线路,融入多元的文化内涵,将智慧服务打造成独特的旅游优势。2020年底前,平台建成上线。

牵头单位:市文旅广电局,市文旅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配合单位:市气象局,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建设智能化交通出行体系。

助力市民智慧出行。结合5G新技术推广应用,改造完善市内公交车站免费WiFi;完善公交出行信息服务,为市民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到站预报、运行线路拥堵信息、车辆乘客拥挤信息等综合信息;实现全市客运联网售票,提供多元化售票服务入口。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将全市经营性停车场数据纳入必威体育静态交通管理系统,推广“i必威体育”APP智慧停车服务,提供停车数据实时发布及诱导服务,试点推行停车位预约,利用ETC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推进停车缴费无感支付,到2020年底,全市经营性停车场智慧停车服务覆盖率达到50%。

牵头单位:市交通局、交警分局,市公交公司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网信局,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必威体育城投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推进教育智能化建设。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水平。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学校管理、教师教育、学生学习资源体系,共研共享京银优质教育数字资源,通过云端交流桥梁,实现“教”和“学”双优。通过“双优云桥”工程,面对必威体育中小学的师生及管理人员,计划2020年覆盖12所基地学校、14所种子学校,20000余名学生、600多位教师。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有效提升各类学校和教学点出口带宽,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20M,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低于10M,使所有学习者都能便捷地获取所需的数字资源。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必威体育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移动必威体育分公司、中国联通必威体育分公司

加快医疗健康智能化提升。

全面提升居民就医体验。实施“必威体育健康广场”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统筹市属医院及各县(市)区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号源、床位等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医疗资源共享库,推行门诊、床位和大型设备检查的精准预约,实现智能分诊、在线问诊、结果查询、实时结算等全流程服务,并与“i必威体育”APP实现无缝对接。推进药品购买途径多元化。实施“必威体育处方审核流转平台”二期项目建设,扩大业务对接范围,统一审核各医院、社区和互联网医院的处方,群众可自主选择药店和购买方式,从而有效降低药价,提升群众看病买药就医体验。

牵头单位:市卫健委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

构建智能化就业服务体系。

提升人力资源信息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市场数字化平台,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园和“i必威体育”APP,搭建园区智能化人力资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现有必威体育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大厅为依托,建设先进的必威体育人力资源综合服务数字管理系统,促进“互联网+”与人力资源融合。到2020年底,完成平台建设。促进“灵活就业”发展。打造一站式智能劳务云平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灵活就业者和灵活用工企业提供用工的智能匹配、线上工资结算等一站式服务,为就业者提供高效、精准、低成本“灵活就业”提供便利。到2020年底,试点打造1-2个一站式智能劳务云平台。优化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环境。加快打造智能化人才线上服务平台,重点做好“一云”、建好“三库”、搭好“四平台”,进一步拓展人才认定、评选及人才项目线上申报等各项功能;运用“必威体育人才云”平台,聚集在银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知名企事业单位法人等上网注册,逐步完善“必威体育人才云”数据库;打通企业招聘人才通道,提供智能化人才速配功能,使企业与人才互选更加便捷、高效。到2020年底,平台录入人才总数超4.2万人次,服务人才和企业超10万次。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市委人才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各产业园区

9.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

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应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门户网站及必威体育文化艺术馆微信公众平台,展示必威体育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建设必威体育数字文化馆平台,实现在线互动、在线与在场互动,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2020年底前,完成必威体育文化艺术馆数字文化馆建设。打造智能化媒体融合生态圈。推进必威体育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新闻媒体生态圈平台、媒体生态圈信息数据中心、VR融媒体实验室、微报刊生产系统和云上5G直播系统建设,全力打造图文+音视频为特色的融媒体产品,从做平台、做内容逐渐发展到做产品、做品牌,丰富群众文化消费渠道。

牵头单位:市文旅广电局,市新闻传媒集团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10.打造智能化创城服务模式。

营造创城“人人参与”氛围。以“i必威体育”APP为活动载体,对接“12345”便民服务平台,持续优化创城“随手拍”功能,发动文明巡查员、志愿者和广大群众通过手机记录不文明现象,实现诉求线上流转、督办及公开,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志愿服务参与智能化、便携化。积极拓宽志愿服务参与渠道,将志愿服务向“i必威体育”APP、志愿必威体育、文明必威体育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拓展;丰富志愿服务线上功能,实现创建文明城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任务“随时随地”认领及监督验收。

牵头单位:市文明办、网信局、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11.构建智能化工会服务体系。

以必威体育工会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基础,打造职工个人线上服务中心,构建职工互联网生态服务体系。创造职工岗位成才良好环境。打造职工自修室,引入全总职工书屋数据资源,开设面向职工的免费线上书屋;对接社会上的各类考研、公考、考证、考职称等在线培训资源,筛选引入线上培训教育课程,为职工提供便捷自习提升平台。创建职工普惠服务新模式。开设职工普惠超市,洽谈合作商家,争取以必威体育工会会员卡为前提的定向价格折扣,真正以职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定向普惠服务。到2020年底,必威体育工会新媒体服务平台升级建设完成。

牵头单位:市总工会

配合单位:市文旅广电局、人社局、商务局

12.深化生活智能化都市圈建设。

加强智慧都市圈建设,主动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积极参与黄河“几字湾”都市圈建设。推动区域数据共享,打通国家、自治区、地市三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探索与黄河“几字湾”区域城市数据共享模式,面向应用场景提升数据质量,推进都市圈民生服务从基本服务、业务服务向数据服务转变。推动区域服务APP建设,强化“i必威体育”APP区域辐射能力,以数据的全区共享为核心,将服务覆盖必威体育都市圈三市一基地,并逐步向黄河“几字湾”区域城市延伸,打造可交互、可运营的城市级公共服务平台,为都市圈市民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民生服务。推进互联网数字经济区域化发展,加强与黄河“几字湾”区域产业合作与交流,推动服务都市消费需求的都市型产业协同发展,扩大旅游、健康医疗等产业对区域城市影响力。进一步发挥必威体育大数据产业创新联盟带动作用,扩大联盟成员范围,逐步覆盖都市圈企业,加强政企对接和行业交流,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网信局、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文旅广电局、卫健委,各产业园区

13.加强市场监管智能化保障。

提升餐饮单位智能监管水平。以“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为抓手,运用必威体育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和移动执法终端开展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到2020年底,完成不少于2轮次动态量化等级评定任务。推进菜市场智慧化监管服务。在市辖三区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在城市居民相对集中、辐射人口多的区域支持市场化新建或改造提升便民智慧菜市场,完善市场产销协作、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电子标签等服务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整洁、放心、便利、智慧的购物环境。加强食品溯源体系建设。通过专家实地鉴定登记、加工环节、冷链物流等多渠道全维度构建从种植+养殖+生产+流通的现代化标准追溯体系,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开展酿酒葡萄气候品质溯源管理工作,打造气候好产品,开展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国家气候标识认证,提升酿酒葡萄品质。到2020年底,完成葡萄酒、枸杞等农副产品溯源体系建设。打造家政服务业信用监管体系。建立全市家政企业基本信息、信用档案、家政服务员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记录、信用档案等数据库,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市民对我市家政服务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保障市民消费安全。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商业领域出现的零售商户单用途预付卡市场交易乱象,采取交易账户监管和信用评估等手段,加强监管信息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建设必威体育消费监管服务平台,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保障市民消费安全,提升消费满意度,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市气象局、金融局

(三)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1.构建服务业数字转型生态。

通过加大数据资源开放力度及加快前沿技术应用,推进民生服务领域数据市场化应用,丰富民生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促进民生改善、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成立大数据资产管理及运营公司,建立以数据运营为目的的数据产业生态,通过数据市场化应用,打造医疗健康、征信等数据服务场景。加快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广应用,积极引入区块链技术,提升市场监管、物流服务水平;鼓励旅游景区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游客文化体验,培育消费增长热点。提升专业化、精细化、定制化民生服务软件供给能力,积极培育本地化应用软件和平台服务企业,加强民生领域成果转化扶持。加强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园聚集能力,重点聚焦民生服务领域,引进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光电显示产业、智能家电终端产业、智能汽车终端产业等电子消费项目。到2020年底,全市打造5个民生服务领域前沿产业示范项目。

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产业园区

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文旅广电局、科技局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通过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的培育和引进,重点在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物流等领域形成产业资源聚合,促进民生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引导培育信息消费。推动形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充分发挥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核心区优势,利用互联网医院聚集效应,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落户,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扩大服务供给。衍生壮大“互联网+教育”相关产业。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落实“首都带首府”京银合作战略,衍生创新“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培育一批内容研发和制作的教育相关企业,吸引教育相关行业龙头落户必威体育,促进教育配套产业聚集发展,鼓励教育机构、企业、协会等建立必威体育互联网教育研究中心,打造全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教育”品牌。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发展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创新智慧物流发展。鼓励企业搭建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创新社区新型配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构建居民生活保障必需品的智能化调度配送体系,提升在应急情况下,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直供直送配送服务能力。促进数字创意消费。拓展网络和新媒体业务,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及开发利用,培育以数字化产品、网络化传播、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的网络视听产业,举办高品质电子竞技大赛,促进网络游戏产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底,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企业50家以上。

牵头单位:市卫健委、教育局、金融局、商务局、文旅广电局、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各县(市)区政府,各产业园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推进生活智能化总体工作,组织研究解决信息化应用建设中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作为生活智能化推进工作牵头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推进。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组织推进各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研究制定支持民生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政策,建立完善服务业扶持政策,引导关键生产要素向民生服务领域产业集聚,着力解决企业在技术改造、人才短缺、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难题。对能够产生经济效益、适于市场化运营、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民生服务项目,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统筹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破解建设资金瓶颈。

(三)强化管理考核。建立生活智能化推进工作考评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将工作推进成效纳入相关部门和县(市)区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进行指导检查,推动实施方案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全市生活智能化水平。

(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品牌建设,打造“i必威体育”和政务服务“掌上办、真好办”品牌,深入开展宣传,积极推广民生服务领域最新产品和成功应用,扩大示范带动效应。支持举办各类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活动,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政府民生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颁布的主动性,让企业多渠道了解政策,同时加强对政策落地情况的跟踪检查。


? ? ? ? ? ? ? ? ? ? ? ? ? ?必威体育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实施细则(试行)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开放,支持业务协同,提升政府服务和治理能力,根据《必威体育回族自治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必威体育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00号)《必威体育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条例》《必威体育城市数据共享开放管理办法》(银政办规发〔2018〕3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用于规范必威体育各级政务部门间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包括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其他政务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和为其他政务部门、公众提供政务数据资源的行为,包括数据资源需求单位(以下简称数据需求方)、数据资源提供单位(以下简称数据提供方)、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数据资源主管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实施过程。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体系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政务数据资源,具体是指各级政务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或者制作的数据资源,包括所有以财政性资金为主投资建设项目和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的数据资源等。

上述政务数据资源应当纳入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统一管理(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第四条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共享平台)是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治区级数据共享平台互联互通,是跨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主要载体,为部门间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提供支撑。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开放平台)以数据共享平台为基础,统一为政务部门提供面向社会的数据开放通道和相关管理服务。

数据共享平台及数据开放平台由市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各县(市)区不再单独建设,统一使用市级平台。

第五条 必威体育政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工作,协调政务数据资源建设和共享重大事项,定期对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评估。

市网信局是市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管理制度、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内容,组织及指导全市政务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承担市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和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日常维护工作。

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是市级数据资源技术管理单位,按照市网信局的授权委托开展具体工作。

第六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明确本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和督促本地范围内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编制上报本地政务数据资源目录,考核评估本地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

各政务部门要明确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科室、技术支撑单位以及各自职责,统筹管理和整合各业务科室政务数据资源,按本细则规定负责本部门信息系统与数据共享平台的联通,并按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向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可共享的政务数据资源,从数据共享平台获取并使用共享数据。各政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七条 各政务部门须具备能够保障政务数据资源正常共享开放的基础条件。如基础条件不满足要求,应及时报告本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由本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协调解决。

共享开放基础条件包括:1.接入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2.接入数据共享平台;3.接入必威体育电子政务外网。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接入

第八条 各级政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部数据资源的汇聚整合,统一接入市级数据共享平台。首次接入数据共享平台,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接入手续。

第九条 政务部门接入数据共享平台时,可采用在线注册申请的方式,填写《政务数据资源交换数据共享平台接入申请表》及《保密协议》,由数据资源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条 各政务部门不得自行建设跨部门的共享交换基础设施,原有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应逐步迁移到市级数据共享平台,凡是能够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获取的数据,各政务部门原则上不得要求其他政务部门重复提供。

第十一条 现有跨部门、跨领域的交换共享设施的牵头建设政务部门应当在数据资源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实现交换共享设施与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并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和获取数据资源。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

第十二条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是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是政务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的依据。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包含资源目录、共享目录和开放目录,按照属性分为基础数据资源目录、主题数据资源目录和部门数据资源目录。市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在自治区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各县(市)区在市级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编制。

第十三条 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牵头制定《必威体育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目录编制指南》),明确政务数据资源的分类、目录体系架构、编制、登记、审核、发布、更新时限、共享类型、共享方式、使用要求等内容,并统筹建设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市级政务部门根据《目录编制指南》结合机构权责清单,组织编制本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各县(市)区政务部门应当依照上级政务部门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本系统、本单位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

第十四条 政务部门编制完成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并逐条审核后,应在数据共享平台上注册、发布并动态更新、维护。政务部门因机构改革或者法定职责调整等,应在有关法律法规作出修订或行政管理职能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更新本部门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原则上,每年应对本单位目录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维护。县(市)区级政务部门编制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应当报本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列入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和开放目录的数据资源不得随意变更,确需调整的,政务部门应当提供正当理由并提前报本级政务数据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确需停止提供的,应当报市网络信息化局批准后,进行调整。当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要求、共享条件等属性发生变化时,数据提供方应报市网络信息化局审核,通过后根据变更情况对共享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政务数据资源采集

第十六条 政务数据资源采集应当遵循“源头采集、一数一源”原则,凡是列入资源目录的数据资源,应明确唯一的数据资源采集部门,其他政务部门应以共享方式获取该部门已采集的数据,避免重复采集。数据资源采集部门按照法定职责采集数据,确保数据资源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并自行管理资源目录中本部门负责采集的数据。

第十七条 自然人数据的归集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关联匹配的标识,法人及其他组织数据的归集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作为关联匹配的标识。

第十八条 政务部门应当做好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记录和存储,非数字化信息资源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开展数字化和结构化处理。凡是列入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目录的数据资源,各政务部门应当以数字化形式,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向各需求部门提供使用。

第十九条 对列入共享目录和开放目录的数据资源,未建设相应业务系统的,政务部门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积极开展业务系统建设,确保业务数据库与数据共享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

第二十条 部署在国家和自治区级的业务系统,相关政务部门要采用数据返还、系统对接、人工录入等多种方式,确保留存本市政务数据资源,并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满足本市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的工作需求。

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使用

第二十一条 政务部门应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共享使用政务数据资源,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对时效性要求较强的政务数据资源,数据提供方原则上应采用服务接口方式依托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共享服务。

第二十二条 人口数据、法人单位数据、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电子证照数据等基础数据资源的基础数据项,应当通过集中建设或者接入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基础数据统筹管理、及时更新,在部门间无条件实现共享。

第二十三条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主题领域,由多部门共建项目形成的主题数据资源,如健康保障、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价格监管、能源安全、信用体系、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维稳等,应当在政务部门间予以共享。

第二十四条 数据资源申请、授权和使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平台。数据共享平台为各部门申请使用数据资源及受理申请的唯一平台。

(二)按部门授权。原则上数据资源授权对象为使用部门。使用部门在提出申请时,需提供数据使用用途和业务应用系统等信息。

(三)线上为主,线下为辅。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进行线上申请流转、授权和答复,完成服务接口授权流程。对于明确需要纸质申请材料的,线下报送申请纸质件仅作为存档依据。

第二十五条 政务部门认定为仅能按特定条件提供给所需部门的有条件共享类政务数据,应当提供相关依据,并报本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备案,否则应当无条件共享。凡列入不予共享类的,必须有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政策依据。

第二十六条 按照共享属性分类,无条件共享类的数据资源,数据需求方提交申请后,经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备案,在数据共享平台上直接获取。

有条件共享类的数据资源,数据需求方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向数据提供方提出申请,数据提供方应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数据需求方按答复意见使用共享数据,对不予授权的,数据提供方应说明理由。授权结果采用线上方式反馈,数据提供方应登录数据共享平台,填写授权意见。

不予共享类、有条件共享类中数据提供方不予共享的,以及共享目录以外的数据资源,数据需求方因履行职责确需使用的,或数据提供方不按期答复共享申请的,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本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双方协商确定有关共享事项。

第二十七条 数据需求方申请使用数据提供方的共享数据时,应明确数据的共享范围和使用用途(如:作为行政依据、工作参考;用于数据校核、业务协同等),原则上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提供,鼓励采用前置机共享、系统对接、联机查询、部门批量下载等方式。

第二十八条 共享数据的提供、获取方式包括:

(一)前置机方式:通过前置机提供、获取共享数据,该方式适用于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中的绝大部分数据;

(二)接口方式:通过特定接口提供、获取共享数据,该方式适用于少部分需要特殊处理的数据;

(三)其他方式:除上述两种方式以外,通过数据需求方、数据提供方和数据资源主管部门三方共同协商确认的提供、获取方式。

第二十九条 数据需求方应在授权期限内使用数据资源,期满后需重新申请。对于数据需求方获得授权后超过三个月不使用数据资源的,除季节性应用需求等特殊情况外,数据提供方可视情况收回数据资源授权。

第三十条 数据需求方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所获取共享数据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共享数据仅用于本单位履行职责所需,不得贩卖、转让、散布所获取的共享数据。

第三十一条 政务部门应当保证本单位前置机的正常运行、单位业务数据库与前置交换数据库的同步更新、前置交换系统与数据共享平台的有效连通,并做好日常检查和管理工作。

第三十二条 政务部门应加强基于数据共享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政务数据资源开放

第三十三条 政务部门应当制定本部门的数据开放计划,通过数据开放平台主动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放政务数据。政务数据资源应当以可机读标准格式开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数据开放平台在线访问、获取和利用。

第三十四条 政务数据开放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无条件开放、依法申请开放和依法不予开放三类开放属性进行管理。

第三十五条 各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数据开放平台等渠道,收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数据开放的意见,及时进行处理及反馈,改进数据开放工作。

第三十六条 在依法利用和保障安全的原则下,工作秘密、内部敏感信息等不宜对外公开的政务数据,经过脱敏清洗后可根据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面向社会开放。

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各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严格遵守网络信息安全和保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本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提供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安全管理服务,防止越权存取数据,确保数据可追溯。

第三十八条 各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指导督促政务数据资源采集、共享、使用全过程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指导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风险评估和安全审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开展本级数据共享开放安全检查通报工作。

第三十九条 各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公安局、保密局负责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安全保密机制。各政务部门要建立健全政务数据资源安全管理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共享数据的保密审查和风险防范工作,切实完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确保共享数据安全,出现安全问题应及时向本级网信部门、公安部门报告,并配合处置。

第四十条 各政务部门提供的政务数据资源,应事先经过本部门的保密审查,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应当遵守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定,在数据共享工作中分别承担有关保密责任。

第四十一条 按照“谁经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数据需求方应该履行职责需要依法依规使用共享数据,并加强数据共享使用全过程管理。数据需求方对从数据共享平台获取的数据,只能按照明确的使用用途用于本部门履行职责需要,不得直接或者以改变数据形式等方式提供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其他目的。因使用不当造成数据安全问题的,依法追究责任。

监督保障

第四十二条 各级数据资源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监测工作,定期对政务部门提供数据的数量、更新时效和获取共享数据情况进行评估,将监测评估结果进行公布。

第四十三条 各级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相关内容应纳入信息化项目中,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维,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同发改委、审批局、财政局对各部门落实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网络安全相关要求的情况进行联合考核,凡不符合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要求的,不予审批建设项目,不予安排运维经费。

第四十四条 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经费和数据共享平台的运行维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与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有关的项目建设资金纳入本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

第四十五条 各政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数据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及督查部门对该政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进行责任追究:

(一)违反规定采集政务数据资源的;

(二)未按要求编制或更新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

(三)无故拒绝提供或拖延提供政务数据资源的;

(四)提供的数据和本部门所掌握数据不一致,或不符合有关规范、无法使用的;

(五)未按规定时限更新本单位政务数据资源的;

(六)违反规定使用共享数据或擅自扩大使用范围的;

(七)对于责令整改的问题,拒不整改的;

(八)违反本细则规定的其他行为。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